电
话:
13808304882 13708304882(微信同号)
邮箱:123456789@qq.com 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泰山大道东段动力国际D座1605-1608
室
首页
关于菜师傅
产品中心
线上商城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News
新闻中心
一个重庆人关于重庆美食的记忆
一个重庆人想跟大家 一下重庆美食,既是一种对家乡美食的推广,也是对家乡的一种回忆。
从十八岁离开家乡读大学,到后来入伍参军保家卫国,再到现在的教书育人。内心中最挂念的除了亲人朋友外也就剩下三十年来对于家乡美食的记忆。家乡,重庆。脑海中的美食记忆是那么浓烈。
从哪里开始?毫无疑问——重庆火锅。说道重庆火锅,我们就要讲一讲它的历史。重庆火锅从其出现到现在已经一个世纪了,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
主流版本是传其起源为重庆朝天门码头。重庆两江(长江、嘉陵江)交汇之处的朝天门,原本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后只要其肉、骨、皮,但却将牛内脏弃之不用,岸边的水手、纤夫将之捡回,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来饱腹,二来驱寒、祛湿,久而久之,就成了重庆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
查看更多>>
“寻味”泉城,老济南美食背后的故事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
把许多人变成了“吃货”。但是一名真正的“吃货”,关注点从来就不仅仅停留在唇齿之间,因为美食那些事儿,带来的不只是杯碟齐名,齿颊留香,还有,那并不如烟的历史和故事。故事赋予了美食更多的意义和灵魂,在济南,这个有着几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也不会例外。老济南有哪些名吃,你知道吗?吃过吗?它们背后的故事,你听过吗
?
要什么响亮名号,“草包包子”不“草包” 草包一词为俗语,是贬义词,形容一个人不经用,没有能力,但是今天讲的“草包”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草包包子。 说起草包包子,许多济南食客颇有自豪之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字号如今依然风雨无阻地屹立在普利街15号,精致皮薄、味美多汁的小包每天吸引着大批顾客。 “草包包子”创始人张文汉年幼的时候曾在洛阳“继镇园”饭庄学艺,他为人憨厚,不善言笑,生性木讷,终日只知闷头干活,于是街坊送了一个外号:“草包”。
查看更多>>
江油肥肠的故事
早在民国时期,江油县中坝场青龙街东南方的大河坝,摆摊设点叫卖者甚众。摊主将肥肠同猪血、心肺同烧,食客甚众,但多为劳力者或过往行商走贩。982年寒冬的一个早晨,中坝西门外靠近体育场路口边的一个简易席棚内,有人早早摆放好了几张小方桌和十多根长条板凳。凳子上坐满了要吃了早饭赶去上班的人们。他们每人手里端着一碗干饭一边往嘴里面刨着,不时又在桌子上的菜碗里面挟起一块块红烧肥肠来。时年五十余岁的饮食摊摊主老宋和他的家人正忙碌穿梭在长案桌和小方桌之间,为客人们舀饭端菜。长案桌上排放着十几个酸菜碟和小菜碟。热气腾腾的饭甑子里盛着雪白的大米干饭,蜂窝煤灶上的大汤罐子里正煨着滚烫的烧肥肠。 这是这个县城里在改革开放初期,做小生意最早的几家饮食摊之一。老宋的饮食摊格外独特,他是中坝最早一家专营烧肥肠的。 老宋和他的肥肠摊摊被人们叫做“宋肥肠”。因他烧制的肥肠好吃,远近慕名而来、知味而来的人们络绎不绝。几年之后,“宋肥肠”这个名字便在江油县城被人们叫响了。
查看更多>>